梅花文苑
古画 - 散文情怀 - 文学频道 - 梅花文苑
当前位置:梅花文苑文学频道散文情怀 → 文章正文
古画
作者:佩秋阁 | 来源:原创 | 时间:2016-04-17| 阅读权限:游客 | 会员币:0金币 | 【

前几日,偶翻杂书,一本画册掉在地上,散开的画页跳入眼帘,目光便被粘住,再也移它不开。一幅《王鉴画像》,在这个初夏的有些沉闷的中午,让我充满细节的感动。

这是1674年娄东河上的大师王鉴。他坐在木舟前仓,一身素袍,面含微笑,清瘦的面颊,有着典型南方人的睿智。几缕不长的美髯,神态平和,一份超然物外的沉静。一叶木舟微横河中,近处的芦苇把半个舟隐隐地遮了一下,突出了在另半个舟上独坐的大师。舟后是清亮的河面,后有稀疏的芦苇。起风了,春天的芦苇还很娇弱,朝着东南弯下纤腰,临风不乱。画面只能用两个字:虚、静来表示。那一刻,我的心里有风轻轻吹过。

那一年,王鉴77岁,居住在太仓老家。

王鉴是明代大文学家王世贞之孙,任过廉州(今广西合浦)知府,与王石谷、王时敏、王原祁并称为清初“四王”。王石谷乃王鉴最得意的门生,他主持绘制的《南巡图》,很受康熙赏识,是清初“虞山派”的领军人物。

那一年,早春二月,是江南最好的日子。王石谷带着他的学生杨晋,从常熟坐船,泱泱八十里水路到太仓,看望已在家颐养天年的老师王鉴。一路上,芦苇窈窕,波光天色。师生二人更是心潮难平,为即将拜谒的大师,为这精神的盛餐,该有多少日子的祈盼!

三代师生聚在一起,把酒叙情。仓内桌上的酒已空,情还是满满的,都有意犹未尽之感。王石谷让他的学生给老师画像,自己补景,最后王鉴在画作上题字百余。于是,在这个午后的时光里,一切都静止了,连阳光都为他们而洒,碎金荡漾。此时、此情、此景,历经三百多年的岁月,让人温柔地感动着。

清人张潮《幽梦影》一书中说:“文章是案头之山水,山水是地上之文章。”但有时,文与山水、心性又怎能拎的清?它如风吹河面,波澜不兴,雨抽芦苇,弯而不折,是心性使然。这幅画,灌注了中国文人卓然的精神气质,它安静的入了禅境。

读这样的画,心被濯洗得清亮,真是享受!

一切都过去了,只有这幅画儿,静静的,静静的……


 

顶一下
文章录入:佩秋阁 | 浏览次数:读取中…
上篇文章:深山玉暖
下篇文章:渐行渐远的忧伤

|友情链接|| 在线留言 | 网站管理 |

Copyright 2008-2026 www.njwen.com 梅花文苑/ 网站联系QQ:975154019 /苏ICP备13030835号 Rights Reserved 0天0小时0分0秒